農業規模化大潮臨近 農機配件迎來機遇
分類:
發布時間:
2013-11-16
導讀:當前,我國正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、傳統農業機械向現代農業裝備全面升級的進程中,正在努力從農機生產大國成長為農業裝備制造強國。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預測,未來將是農機工業發展的又一個黃金十年。農機工業的快速發展為零部件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,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和發展空間。
由于農業發展的需要和農機購置補貼等惠農政策的實施,我國農機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。與此同時,農機零部件企業也經歷了不同尋常的黃金增長期,零部件企業享受到了農機高速增長帶來的豐碩成果,大批農機零部件企業從無到有、由弱變強,得以快速的發展和進步。
農機零部件行業發展現狀
1、主要農機產品與零部件技術創新能力
創新模式上:國外通常是農機零部件技術先行,零部件企業不斷提供新技術推動主機發展,國內零部件企業研發能力普遍較弱,大多類似于主機企業“加工車間”,主要用于滿足主機廠的既定要求,沒能力做到與主機同步開發。
創新領域上:國內零部件企業的市場份額和制造能力還多集中在低端產品上,液壓驅動部件、動力換擋變速箱、電控液壓提升器、大轉角前橋、電控系統及元件等高端關鍵零部件還無法滿足市場,是整機創新的一個瓶頸。
2、主要農機產品與零部件技術創新能力
零部件業務占到了整車質量和成本的70%-80%
主要農機產品的平均無敵障間隔時間只及國外同類產品的1/3左右
農機零配件的合格率一直都在60%-70%
零部件企業生產制造水平不高
零部件企業研究和創新能力不強
零部件企業獲利能力不強
零部件企業以小型和微小型為主
3、主要農機產品與零部件生產企業關系
整機與零部件采購供應體系存在以下五種形式:
原來的“大而全”到精簡剝離后市場化發展
零部件合資合作模式
多數關鍵零部件自己做,一般零部件社會采購
所有零部件社會采購
如今,農業規模化大潮日趨臨近,農業機械行業迎來歷史機遇,尤其是農機配件。根據歐美日韓等先進國家經驗,農業規模化將顯著提升農產品產出效率,同時對上游的農機等生產資料形成強勁拉動效應。隨著農業人口比例下降和農場平均面積增大,農業規模效應形成后,將加大已有耕地的邊際流轉收益,不斷提高農產品生產率,對農機配件的需求也將逐漸進入高峰。
關鍵詞:
上一頁:
下一頁:
推薦新聞